1957年首次證明硒是人和動物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73年宣布,硒是人體必需的生命元素,硒是動物和人體谷胱甘肽過氧化酶的組成成分及酶家族活性部位的輔基,硒能增強人的體力、防止糖尿病,具有保護視網膜、增強玻璃體的光潔度、提高視力、防止白內障的作用,能克服心腦血管疾病、克山病、大骨節(jié)病、關節(jié)炎,具有抗氧化、解毒、保護肝臟、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土壤中的硒受地質、地貌、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分布極不均勻,世界上有40 多個國家不同程度的缺硒,1980年中國農科院調查了我國除臺灣省以外的所有地區(qū),證實了我國除陜西、湖北、四川、貴州、湖南等省存在面積不大的高硒地區(qū)以外,我國72%地區(qū)處于缺硒、低硒帶,膳食中硒攝入量的不足,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根據中國營養(yǎng)學會調查報告,成人每日的硒攝入量僅為26.63μg,距中國營養(yǎng)學會和國際硒學會推薦日攝入量50μg相差甚遠,研究發(fā)現,血液中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的發(fā)生息息相關,大量的調查表明,一個地區(qū)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的高低與癌癥的發(fā)病率有直接的關系,例如:此地區(qū)的食物和土壤的硒含量高,癌癥大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就高,事實表明硒與細胞癌變有密切的關系。小麥是我國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作物,是我國北方人民的主要口糧,通過對小麥中的有機硒研究表明:小麥中的有機態(tài)硒安全、有效,所以如何提高小麥中的硒含量成為現代研究的熱點,因而開發(fā)富硒小麥具有廣闊的前景。目前大面積的對小麥通過栽培、人工富硒的方式,提高了小麥的硒含量,解決了小麥硒含量低的現狀,為我區(qū)在小麥上大面積的推廣施硒技術提供了科學依據。
富硒小麥優(yōu)勢
(1)硒對人體有多方面重要作用,如增強人體免疫力,抑制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緩解毒物(鉻、汞、砷)毒性作用等。
(2)施用有機富硒液肥對小麥產量和硒含量影響很大,凡是小麥經有機富硒液肥處理的均比對照表現增產增硒,在相同施用量的條件下,產量和硒含量均達到最高水平,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富硒肥是一種綠色營養(yǎng)液,對小麥施用有機富硒營養(yǎng)液(葉噴),在提高作物的產量同時,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且施肥簡單方便,省時省力,便于作物吸收,由于有機富硒液肥含有大量的腐植酸等有機質,這些腐植酸和有機質帶有多種官能團,是作物生理活性物質,不僅可提高肥效、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長、增強作物的抗逆性能、改善作物品質、促使作物含有較多的低分子有機營養(yǎng)物質,還有利于硒的吸收和轉化,刺激作物生長,對作物的生長發(fā)育及體內生理代謝有刺激作用,使作物吸收水份和養(yǎng)份的能力增加,還可以增強小麥的呼吸強度和光合作用強度,使作物地上部分表現出生長旺盛、株高、桿壯。通過葉面吸收可以提高作物根系酶活性,增強小麥體內抗氧化性的活性,有效的緩解后期的快速衰老,維持小麥根系在后期的生理活力,延長小麥光合作用的時間,同時也對導管在內的運輸系統(tǒng)的運送能力產生影響,有利于舒暢,最終在小麥的生殖器官(籽粒)中充分積累了干物質,因而起到了增產作用。
(4)對小麥施用有機富硒肥后,可以獲得對人體有益的生物態(tài)硒產品,這種通過栽培、人工富硒的方式易于應用于生產,是人們獲得生物態(tài)硒的主要途徑和解決人們日常硒攝入量嚴重不足的主要手段,富硒小麥的開發(fā)不僅能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富硒技術哪里最靠譜?
富硒農作物生產專用肥是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專利產品,是國家公益性行業(yè)科技項目“優(yōu)質高效富硒農產品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富硒系列肥料具有吸收快,作物轉化率高,使用方便,促進掛果結實,增產效果明顯等特點,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精準控制作物硒含量,分為小麥、小米、水稻、玉米、果蔬、豆類等多個系列20多個品種的肥料。